1、我们的酒店离国会大厦不远,沿着埃尔金街(Elgin St.)朝北走,步行约十多分钟即可到达。路经渥太华国家大剧院,那是举办世界高水平的音乐舞蹈及各类艺术表演的地方,远远地就能看到大剧院外墙上的中国钢琴家郞朗的大幅演出宣传海报,作为中国人,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3、除了大剧院外墙上的海报,路边的画廊也可见到郞朗的身影。
4、穿过东西走向的惠灵顿路(Wellington St.),在路的东侧的国会山上,就是加拿大的权力中心----国会大厦,他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及及参议院的所在地,是加拿大国家的象征。国会大厦由中央大楼(Centre Block)、东楼(East Block)和西楼(West Block)及一大片绿色草坪所组成。这是中央大楼,加拿大国会参众两院办公楼和会场就分布在大楼的二侧。正中高耸的是和平塔(Peace Tower),在大楼背后有国会图书馆。
5、国会大厦可以入内参观,但一天内参观的名额是有限制的。所以一到国会大厦,我们的第一件事这是派小H同学到位于国会大厦东侧的信息中心内预约了参观时间,正好在看完卫兵换岗仪式之后。距10:00点的卫兵换岗仪式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先在大厦外围参观。在近惠灵顿路的入口处,也即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中轴线上是一长明火台,这是为纪念加拿大建国百年而建的。火台的火自从1967年点燃之后,一直这样燃烧着,不曾熄灭过。
6、火台在喷水池的中央,好似火从水中冒出,寓意水火交融、包容和谐。火台四周是加拿大各省的徽章,徽章上记载着它们加入联邦的日期。据说,火台的设计有着很深的政治含意:加拿大曾先后是法兰西帝国和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英、法二大族群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几十年来,魁北克省法语居民一直努力要求从加拿大独立出来。这个水火交融的火台,无疑象征着加拿大政府维护联邦的统一、稳定和团结的意志和愿望。
9、和平塔上有个四面钟,每到整点会发出悠扬的乐声,如同在上海外滩听到的一样,整个广场弥漫着祥和的气氛。
10、中央大楼尖拱形的大门,上有大量浮雕。
11、大门上的狮子浮雕
12、另一角度的中央大楼
13、东大楼与西大楼, 是加拿大政府机关的办公楼。这是西大楼。
14、东大楼一角。再往东走就是菲尔蒙特洛丽耶城堡酒店。
15、东大楼的外墙正在维修,罩着安全网,但尖塔下的那张瞪着双眼、张开嘴的脸谱,依然清晰可见,无时无刻在监督着政府机构的公职人员。
16、东大楼的石砌外墙及尖拱形窗户,看起来很有质感。
17、国会大厦的所有的屋顶都是这样的铜皮斜屋顶,原以为是在屋顶刷了一层绿色涂料。其实,它是铜经长时间氧化后变成的,很具有历史沧桑感。如今的很多现代建筑也都仿效这种原理来营造古色古香的韵味。
18、大厦的东侧有很多雕像,这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骑马雕像,英姿飒爽。
19、中央大楼的背面紧邻渥太华河,就是它将城市分割成两块。南岸是英国人聚居区,属安大略省,讲英语,所有路标都是英文;过了横跨渥太华河的亚历山大跨省大桥(Alexandra Bridge),就是北岸的法国人聚居区,属魁北克省,讲法语,路标也都变成了法语。一城跨二省,一城双语,成了渥太华最独特的风景,恐怕全世界都罕见。
20、对岸的文明博物馆,与国会山隔河相望。
21、在中央大厦后面的圆拱形哥特式建筑就是国会图书馆。图书馆与中央大楼仅一门之隔。1916年一场大火逼近时,当时就是工作人员及时关闭了图书馆的大门,才保全了馆内全部珍贵书籍与国家重要资料。
22、在惠灵顿路远观国会山
23、晚上,在国会大厦前的草坪上,有声光表演(Sound and Light Show),名称叫“canada through the eyes of its people”,加拿大,通过人民的眼睛。每年的7月-9月,每天上演,完全免费。
25、声光秀的内容主要是用光与声讲解加拿大的建国史。虽然听不懂,但半个小时的绚烂的灯光变幻,给了我们强烈的视觉震撼。在绵绵细雨中,我们看完了全部表演。
摄于2012年8月
更多加拿大自驾博客请点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