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村出发,前往奔牛赛Pariangan村的路上,印尼向导带领我们参观了一栋“水牛角形”建筑。虽然逗留的时间不长,但却让我们见识了世界上最大的仍保留母系氏族传统的民族——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
1、这就是我们停车参观的米南加保族建筑。造型有点夸张,据说高耸着的尖尖角代表着牛角,极富个性。米南加保族似乎与牛有着不解的渊源。
2、米南加保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她其实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有很多美丽的神话和传奇故事。米南加保族名(Minangkabau)的来由,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印尼语中,“Minang”是 “胜利”之意;“Kabau”则是“水牛”。相传古代米南加保族叫巴戈鲁荣族,与邻邦民族发生领土纠纷,当地的居民提出了一个建议:两个民族各挑一只水牛,让这两只水牛相互搏斗,哪个民族的水牛被咬死了,哪个族就算输了。邻邦民族的首领挑选了一只体大力壮的水牛;而巴戈鲁荣族却挑选了一只饥饿而犄角特别锋利的小牛仔。两牛上场对阵,小牛仔见到那只肥壮的母牛,就直奔过去找奶吃,小牛仔找到了母牛的乳房,然后仰头就吃奶,大水牛毫无防备,小牛仔犀利的犄角一下子戳进了它的肚子,这只大水牛即刻倒毙在地,邻邦民族输了,小水牛为巴戈鲁荣族赢得了胜利。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巴戈鲁荣族就把名字改成米南加保族,从此自称为“胜利水牛族”。而牛角也作为当地人显示成功的象征挂在了房顶。
3、牛角屋对称设计,屋顶坡度特别大,屋檐呈牛角尖状突起,屋脊有着美妙的曲线。除了传说中的纪念碑式的意义外,从实际功能来讲,这个特点与当地气候地理环境有关。苏门答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并且多雷暴天气,大坡度屋顶有利于房屋沥水干燥,翘檐突出也有避雷的效果。
4、外墙用繁复的雕花和涂料装饰,颇为精致。
5、高耸的”牛角“
6、精致的大门入口
7、因参观时间不多,当时只关注于拍摄建筑,对米南加保族并没有太多了解。旅程结束后查了资料才对这个民族有了 进一步的了解。
摘自网络:米南加保族是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岛高地上的原住民(也称巴东人),人口约800万,占印尼总人口的3.4%,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是世界上最大的仍保留母系氏族传统的民族。在婚姻上实行男嫁女娶,母亲是一家之主,支配着家庭的劳动、财产归属、儿女婚事等各方面的主宰权。
据印尼史学资料记载:公元前500年,米南加保人的先祖从中国云南省,千里跋涉,历尽艰辛,经中南半岛、跨越马六甲海峡迁徙到苏门答腊岛的巴东地区定居。至今他们的很多风俗民情和生活习惯跟中国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颇为相似。
8、主建筑旁的辅助建筑,同样非常精巧。
9
10
11、巧遇一对新人穿着民族服装在此拍摄纪念照,引得我们一阵狂拍,他们也非常配合地一一满足我们的要求,令人印象深刻。
12、米南加保人的体形、肤色与中国人还真有点相似。据说他们同样也具有刻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且才智聪明、富于创造性、善于经商理财,在印尼重要领域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13、喜庆的形式似乎也与中国人相似。
摄于2017年8月
未完待续
我的更多博文见:
评论